世事小館
世事小館
  • 231
  • 8 737 524
从中央集权到军阀割据,大唐是如何自毁长城的?
大唐历史(15)
听闻军队哗变的李适非常慌张,为了安抚将士,他答应从私人金库中拿出一部分布帛奖励将士。但将士们想要的是金银,于是直奔皇宫要求李适打开府库拿出金银。
面对群情激昂的泾原军,李适吓得肝胆俱裂,为了保命,他果断带着比较亲近的皇家子弟,在宦官们的保护下逃出了皇宫,最终跑到了咸阳避难。至此,大唐由中兴局面彻底沦为军阀割据的状态。
Переглядів: 5 587

Відео

一次看完,唐玄宗李隆基,英明又荒唐的一生
Переглядів 12 тис.21 годину тому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在他45年的皇帝生涯里,他因为治国英明缔造了闻名于世的开元盛世,也因为自身昏庸引发了臭名昭著的安史之乱。 用一句话来总结李隆基的一生,那便是上半生英明,下半生昏庸。接下来,让我们全面回顾他的一生。
(六小时特辑)一次看完,夹缝求生的南明王朝
Переглядів 4,1 тис.День тому
南明是存在于明末清初的一段政权,在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中,南明的存在感并不高,除了一些历史爱好者能理清大体的脉络,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南明发生了什么,甚至不知道这段历史的存在。 南明存在于1644年-1662年,这十八年里发生的事情不亚于中国历史上 何一个朝代。这是一个极度压抑的时期,但这个时期里也出现过耀眼的人性光辉。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南明的世界。
一次看完,安史之乱全过程
Переглядів 5 тис.14 днів тому
七年的时间,大唐的根基被彻底动摇,无数人在战乱中死亡,整个国家也山河破碎,曾经的盛景一去不复返。但这场灾难并未给大唐统治者带来足够的反思,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了,但大唐百姓的悲惨遭遇还远远没有结束。
安史之乱(中):用肮脏政治交易换来的胜利
Переглядів 3,3 тис.14 днів тому
大唐全史(13) 十月十八日,唐军顺利进入洛阳,此时的李俶再也没有理由拒绝此前答应回纥的承诺,只能 由回纥士兵在城内抢掠。一直以来,边疆上的少数民族对汉人的衣食住行都非常感兴趣,对汉人女子更是垂涎三尺。洛阳百姓本以为盼来了大救星,结果等来的却是皇帝的出卖。关于劫掠过程,史学家并未详尽描述,而是一笔带过。但从回纥士兵作战时野蛮的兽性来看,洛阳百姓肯定遭遇了炼狱般的痛苦。 时至今日,也许会有人为李亨开脱,认为在国家利益面前,这种代价是可以接受的,洛阳百姓应该能理解统治者的难处。这种解释说辞是非常无耻卑鄙的。
安史之乱(上):昏庸帝王与野心家联合制造的灾难
Переглядів 4,8 тис.14 днів тому
大唐全史(12) 安史之乱是华夏历史上最惨烈的内乱之一,这场持续七年两个月的内乱直接导致上千万平民死亡,灾难过后整个华夏大地一片疮痍,民不聊生,以盛世闻名于世的大唐也彻底走向衰弱,随之而来的是权臣宦官当道的晚唐时期。
(17小时特辑)从西晋开始,到陈朝灭亡,全面读懂两晋南北朝历史
Переглядів 23 тис.21 день тому
两晋南北朝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期,很多人在读这段历史的时候经常被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绕得晕头转向,最后不了了之。但两晋南北朝是一个非常值得品读的时期,读懂这段历史,就能读懂华夏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本视频用17个小时的篇幅来还原这个时代,带你全方位领略两晋南北朝
李隆基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昏君的?
Переглядів 11 тис.21 день тому
大唐全史(11) 纵观整个大唐历史,王忠嗣的能力和人品都是能拿得出手的,他的去世让大唐的西北防线失去了一道屏障,也让安禄山彻底高枕无忧。从李林甫上位以来,他几乎将坏事做绝,他凭借顶尖的权术将张九龄、裴耀卿、李适之、裴敦复、韦坚、王忠嗣、皇甫惟明等人悉数拉下马,这些人都是大唐的顶级人才。李林甫之所以能将坏事做绝,一方面是他的权术水平高,另一发面也是李隆基的纵容。李林甫手上沾染的鲜血,李隆基起码要负一半的责 。 此时的大唐,朝廷被李林甫、安禄山等人霸占,后宫被杨贵妃一人控制,李隆基身为一国之君,放 自流的做法也彻底让他迈入昏君行列。
(十四小时特辑)从秦朝开始,到东汉结束,全面品读秦汉历史全貌
Переглядів 13 тис.28 днів тому
华夏历史源远流长,这其中充满了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以及数不清的历史人物,很多人在读历史的时候容易产生混乱,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将单一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融合到整个历史大框架之中,因此造成了时间与空间上的混乱。品读历史犹如享受美食,既要精细咀嚼,又要大快朵颐。接下来,本视频用十四个小时的篇幅,从宏观和围观的角度,全面解读秦朝到东汉时期的历史全貌。
(十二小时特辑)从夏商周开始,到战国结束,读懂华夏上古两千年历史
Переглядів 23 тис.Місяць тому
在史学界,华夏历史分为远古时期、上古时期、中古时期和近代史。其中夏以前的时期被称为远古时期,这个时期历史几乎没有文字记载,取而代之的事各种神话故事。夏商周到春秋战国这段历史是上古时期,这段时期接近两千年,夏商周时代出现了一定文字记载和出土文物,那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和历史事件逐渐被还原出来。到了东周和战国时代,各种文字记载爆炸式出现,历史人物更加鲜活,时代面貌更真切的被还原。 读懂上古历史,才能从根源上了解华夏文明,了解人类如何从蛮荒走向文明,又从文明走向残暴。
李隆基:通过政变上位的中兴之主
Переглядів 10 тис.Місяць тому
大唐全史(10) 李隆基接手的大唐已经满目疮痍,他不想做一个守成之君。凭借惊人的魄力稳住了朝堂,并通过 用姚崇、宋璟、张悦三朝宰相,使得大唐的内政、吏治、军事焕然一新,开创了万古流芳的开元盛世。作为开元盛世的缔造者,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兴之主。 一个人在同一个位置上待久了就会审美疲劳,皇帝也不例外。李隆基皇帝生涯的下半段和上半段截然不同,在他皇帝生涯下半段出现了安史之乱,直接摧毁了大唐的根基,也给天下百姓带来了极其惨重的灾难。
一次看完,毁誉参半的武则天
Переглядів 8 тис.Місяць тому
自古以来,男性是政治舞台上的绝对主角。华夏历史上出现过一些女性主导国家走向的案例,但绝大多数都是以后宫干政的形式控制朝政,唯一一位走到台前并染指皇位的女性统治者只有武则天。武则天能登上权力之巅,一方面是因为自身能力突出,另一方面是唐高宗李治纵容助推的结果。
了解完这些,你还想穿越回古代吗?
Переглядів 13 тис.Місяць тому
在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王朝,百姓永远是最苦的,带领人类进入到文明时期的,从来都不是什么帝王之道,而是科技进步引领的生产力大爆发。正是有了生产力大爆发,才让平民不用沦为与野狗争食的奴隶,所有的政治清明、盛世欢歌都是建立在生产力爆发的基础之上,皇帝露出和蔼笑容的背后,也是基于生产力不断增长。 如果没有技术革新,生产力得不到满足,皇帝会立刻收起和善的笑容,继续与民争利。 真正解放人类的不是神灵和伟人,而是生产力,所以,向先进的生产力致敬。
一次看懂,大唐盛世下,百姓的真实生存状态
Переглядів 45 тис.Місяць тому
放眼整个华夏历史,大多数时间普通百姓都是达不到温饱线的,而大唐百姓普遍能在温饱线附近徘徊,这是大唐比其他朝代强的地方,这也许是大唐被称为盛世的原因。以现在的角度来审视大唐的普通百姓,或许会觉得他们过得是牛马般的日子,这是生产力大爆发带来的认知升级。 如果未来再次出现技术革命,实现生产力大爆炸,或许我们会感叹: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神龙政变过后,天下重回李唐。一文读懂,武则天还政于李唐的前因后果
Переглядів 10 тис.Місяць тому
大唐全史(9) 该如何评价武则天呢? 从个人角度来讲,她的发迹之路充满了艰辛和生死抉择,能在险象环生的后宫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国皇后已经非常不容易,后来又在李治去世后接管了大唐帝国,并建立了武周王朝,这个功绩更是让一般帝王难以企及。但武则天实现这一切的背后,是各种残酷的手段换来的,为了维护自身地位,她重用酷吏,对不忠于自己的人践行残酷镇压,造成了数不清的冤案。在武则天眼里,政治利益远高于一切,只要触犯到她的政治利益,一切都要不计成本的被清除,这也是她被后人不断诟病的地方。 武则天是一个残酷的帝王,但她在治国理政方面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才。 在李治皇帝生涯末期,整个大唐帝国基本上都是武则天一人支撑起来的,在爱民如子方面,武则天做到了一般帝王难以达到的仁爱之心。在提拔人才方面,武则天打破了士族门阀对官职的垄断,给了寒门子弟一个上升的通道,让他们有机会踏上政治舞台,实现自身抱负。作为一个女性,她...
一次看完,大唐屠夫武则天,屠戮李唐皇室全过程
Переглядів 8 тис.Місяць тому
一次看完,大唐屠夫武则天,屠戮李唐皇室全过程
被低估的一代名君:唐高宗李治
Переглядів 9 тис.Місяць тому
被低估的一代名君:唐高宗李治
一代女皇武则天:不可复制的权力攀爬之路
Переглядів 6 тис.Місяць тому
一代女皇武则天:不可复制的权力攀爬之路
一口气看完,“天可汗”李世民雄壮的一生
Переглядів 101 тис.2 місяці тому
一口气看完,“天可汗”李世民雄壮的一生
李世民皇帝生涯下半段:层出不穷的昏招,无休止的皇室争斗
Переглядів 9 тис.2 місяці тому
李世民皇帝生涯下半段:层出不穷的昏招,无休止的皇室争斗
“天可汗”李世民:私德有亏,公德无量
Переглядів 27 тис.2 місяці тому
“天可汗”李世民:私德有亏,公德无量
中国政斗的巅峰:玄武门之变。一次读懂,玄武门之变的全过程
Переглядів 56 тис.2 місяці тому
中国政斗的巅峰:玄武门之变。一次读懂,玄武门之变的全过程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次看完,李世民的扬名立万之路
Переглядів 17 тис.2 місяці тому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次看完,李世民的扬名立万之路
一次看完,隋朝全史
Переглядів 41 тис.2 місяці тому
一次看完,隋朝全史
被史书贬低的李渊,能做开国皇帝并非坐享其成。一口气看完,李渊的起兵称帝之路
Переглядів 29 тис.2 місяці тому
被史书贬低的李渊,能做开国皇帝并非坐享其成。一口气看完,李渊的起兵称帝之路
为什么汉朝的皇帝被称为帝,唐宋的皇帝被称为宗?一次读懂,皇帝的谥号、庙号和年号
Переглядів 7 тис.2 місяці тому
为什么汉朝的皇帝被称为帝,唐宋的皇帝被称为宗?一次读懂,皇帝的谥号、庙号和年号
一次读懂,毁誉参半的大隋王朝(下篇)
Переглядів 4,1 тис.2 місяці тому
一次读懂,毁誉参半的大隋王朝(下篇)
一次读懂,毁誉参半的大隋王朝(上篇)
Переглядів 7 тис.2 місяці тому
一次读懂,毁誉参半的大隋王朝(上篇)
为什么贪腐永远不会消失?
Переглядів 3,6 тис.2 місяці тому
为什么贪腐永远不会消失?
一口气看完,169年南北朝全史
Переглядів 12 тис.2 місяці тому
一口气看完,169年南北朝全史

КОМЕНТАРІ

  • @feizhang9508
    @feizhang9508 2 години тому

    乾隆帝宣布哲合忍耶派为邪教,并令“永禁回民不得立新教”。西安当地的官员分不清伊斯兰教派,认为伊斯兰教就是邪教,对回民有成见。 中国伊斯兰教派,分苏菲派 , 虎夫耶, 哲合忍耶。 虎夫耶,也称“低念派”,是中国伊斯兰教苏菲主义四大门宦之一,奠基人是马来迟。 虎夫耶,阿拉伯语意为暗藏、隐藏、低念。该派主张寻道者低声默念赞圣词、赞主词从而更接近真主,因而得名。与较晚传入的哲合忍耶(高念派)相对,虎夫耶派作为苏菲派传入中国后最早形成的门宦,曾被称为“老教”。 虎夫耶与纳克什班迪教团白山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自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产生约20个支系。 哲合忍耶派,即“高赞派”,是中国伊斯兰教苏菲主义中传播最广,信仰者最多的一支门宦(苏菲派别)。 起源于中亚的纳克什班迪教团,公元18世纪由始传者马明心引入中国,曾被称为“新教”。 新教进入中国后与原有的虎夫耶派(旧教)的信徒间存在冲突,械斗不时发生。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清廷借新、旧教派械斗之名秘密逮捕马明心并将其处决。随后马明心大弟子撒拉族苏四十三领导爆发反清回变。最终镇压后,乾隆帝宣布哲合忍耶派为邪教,并令“永禁回民不得立新教”。 鸦片战争后,清廷对中国西北各省疏于管理,哲合忍耶派信徒最终爆发西北各省大规模的同治回变,大量汉族、满族平民遭到了穆斯林叛乱分子残酷的屠杀。并且与俄罗斯帝国合谋,通过伊犁危机让出外西北以换取沙俄资助。 包括哲合忍耶派信徒在内的大量穆斯林军民也因清朝的镇压而丧生。 国民政府时期,哲合忍耶派也是反对国民政府的主要力量。 在1930年代已拥有超过八万军队,是传统门宦即旧教中唯一可与马家军分庭抗礼者。 在1948年板桥支系教主马腾霭与堂表兄弟沙沟支系教主马烈孙向解放军投降。二人之后代目前仍是中国共产党高级干部。 1994年3月,因沙沟--陈家沟武斗事件马烈孙获刑15年,2003假释出狱。 此次事件当事双方都是哲合忍耶沙沟门宦教民,纯粹是一场因宗教纠纷引发的教内武装械斗,这场械斗致使双方死亡51人,伤残16人,失踪1人。最终,除了直接参与械斗的哲合忍耶教众被判刑外,哲合忍耶沙沟门宦主持人马烈孙和长子马捷也因被指控策划聚众武装械斗和报复杀人,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 史称“西吉县沙陈事件”或“西吉陈家沟事件”。 马烈孙在武装械斗前购买枪支。 马烈孙曾为传记作家张承志长篇小说《心灵史》作序。 1990年,和哲合忍耶板桥派教主马腾霭联合动员信徒集资修善吴忠四旗梁子(马化龙)拱北。 马化龙(1810年-1871年),宁夏金积堡(今属吴忠)人。清代同治陕甘回变的主要领导人。在同治年间领导了对中国西北汉族的种族屠杀。 马化龙生于1810年,经名拖必尔图拉,道号赛义德·束海达依(意为殉道者的领袖)。早年为阿訇,人称十三太爷,为哲赫林耶大教主,曾经捐官为千总,和弟弟务农经商成为大地主兼商人。 同治元年(1862年)举兵于宁夏金积堡(今属宁夏吴忠市),杀宁夏道台侯云登、知府吕际韶、知县赵长庚等。 1863年十月,马化龙的回军进攻灵州城(今宁夏灵武),有城内回民作内应而攻陷灵州城,“屠戮二万馀人”。地方知府、县令全部被灭门。 马化龙在1866年向清朝请降,并改名马朝清以示忠于清朝,另一方面仍然保留武装,继续经营以金积堡为中心的地盘,修建堡寨,并援助其他回军。 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1869年派刘松山部从陕北绥德进攻花马池(今盐池),进攻金积堡。马化龙面对清军逼近金积堡,又重新反叛。 1869年九月,马化龙的回军在灵州再次屠杀汉民十馀万人,而汉民的财产及妇女被回军据为己有,州府衙门、汉族祠堂、书院、佛寺、道观全部被毁。 1870年正月,刘松山战死。左宗棠以刘松山之侄刘锦棠统刘松山部,继续猛攻金积堡,马化龙粮尽援绝,于同治九年十一月十六日(1871年1月6日)乞降。 清军其后从堡内搜出匿藏一千二百馀支俄制枪械。 同治十年(1871年)正月十三日,马化龙与其子马耀邦以“私藏武器”和“勾结外国”罪名被凌迟于吴忠四旗梁子。其一家八门三百零二人皆死。 张承志长篇小说《心灵史》里称赞马化龙,说马化龙是回民英雄。

  • @user-it7qo9zp6c
    @user-it7qo9zp6c 7 годин тому

    个人感想:桓玄是东晋朝能篡位成功的权臣。之前有挑战过的王敦 桓温都失败。因为桓楚朝太短命,以至于存在感很低。光看桓玄这36年短暂的生命就非长精彩。不以成败论英雄,他也成功过。东晋前三个想篡位的都缺乏决断力,只有第四位“刘裕”才能真正篡位成功。桓玄能力很强,可是都耍小聪明,篡位成功后的桓玄荒腔走板,真要说刘裕不可能起兵三个月就能逼死桓玄。桓玄是败在他自己手上的,也可以说跟本桓楚政权不得人心。从舟覆山之役一直输到最后要逃跑到益州才被杀。很难想像,能干掉殷仲堪 杨佺期 司马道子 司马元显 刘牢之的这大枭雄还曾握有全国的资源还会这么狼狈的下场真的不胜唏嘘。我也想不通桓玄只不过才输了覆舟山一役,怎会吓的连建康城都要放弃,希望高手能给我个想法😂

  • @janoakville8027
    @janoakville8027 10 годин тому

    广告太多了😢

  • @user-it7qo9zp6c
    @user-it7qo9zp6c 11 годин тому

    21(桓玄篡晋 南柯一梦)刘裕这这军队,你想当初刘裕才两千人不到的军队,就这样一下子就攻入建康了。刘裕就派人把桓玄父亲桓温的木制神主牌位当众烧毁掉了,然后把没来的及逃跑的离开建康桓氏家族几百口全部诸杀。桓玄这个时候就逃到寻阳,桓玄带上废帝晋安帝等人都在桓玄逃亡,然后宣佈迁都江陵。一路西逃的桓玄在途中还有空写起了“起居注”的书,详细序述了征讨刘裕之战的前后,当然战败原因都甩锅给将领😢。自己举无疑策(怎觉得桓玄在写“遗书”😂)。沉迷写书的桓玄,当然无暇跟将领们商讨对策,等书写完,刘裕的追兵也到了眼前,桓玄据守江陵。桓玄一夜之间也都威势复返,因为桓玄竟还是皇帝而且还有桓温家族的的名望,桓玄本身又有才能。马上就有两万兵马,又重新聚集到桓玄身边。一时之间桓玄军队 楼船也是很威武,到这个时候如果能总结失敗的教训,整兵休整,桓玄还是有翻盘的机会。但是桓玄怕叫不动将领或是觉的自己的手下将领无能,动不动就乱杀属下,使的刚刚又重新归附桓玄的人,纷纷离心离德。不久之后,桓玄又接到败报。桓玄的侄子桓振 郭铨何澹之 郭昶之等人派出突围的兵马全部败归。这时气的不行的桓玄,亲自率领战船两百多艘,命令他的手下苻弘(苻坚的太子爷)杨僧为先奉,前往崢嵘洲与刘裕军队决战(桓玄早干嘛去了,早就该认真了😢),当时桓玄兵挺多的楼船也挺多的,刘裕在当地的兵马仅有几千人,但是桓玄在大战之前,就在他的指挥战船旁停了两船小船(就之前船内装古董书法名画古玩...的逃命船😢),本来就离心离德的桓玄军更没斗治了😢包括那些参谋,包括那些兵将,知道那两小船用途后。将士谁还想卖命。。。心中都O.S(你皇帝都还没战就想烙跑...😢)你说桓玄真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自己去查意思😂)双方一交战,刘裕军士乘风纵火,然后呐喊上前来不要命的往前冲。桓玄手下的军队早就没心打了,一时之间大溃。桓玄军把輜重烧掉 把船烧掉 疯狂的逃命。连桓玄的妹夫心腹殷仲文看情况不妙,纷纷都投降了😢。大败后,桓玄逃回江陵,他手下的大将冯该(杀是苻坚爸爸苻丕)就劝桓玄要出城迎击。桓玄当时已经输到“怀疑人生“了,不敢出战。桓玄想干嘛呢?他想出洖川投奔梁州刺史桓希。混不过當時人心已离,桓玄的命令都沒有人執行了。次日,江陵城中大乱,桓玄與心腹数百人出发,到城門左右卫兵们有人從暗处走出要斬殺桓玄,结果混战一团,刺客 心腹前后相杀,桓玄勉強保得一命逃到了座船当中,身边人員因乱分散。桓玄正打算逃到梁州治所汉中時,桓玄身边跟随自己逃跑的屯骑校尉毛修之(东晋益州刺史毛璩的侄子)眼见桓玄大势已去,这毛修之也不是什么好人,他想要桓玄的脑袋拿来邀功。就劝诱使桓玄入蜀的说“我们去蜀地,我叔叔毛璩占据益州“。桓玄一听,想了一会儿觉得主意不错(实际上桓玄也该死,自从他称帝后,满朝文武最先起义讨伐桓玄的就是毛璩,也只有他反对桓玄,不晓得桓玄头壳内是不是装死,你看如此危难之时国破家亡之际,居然能相信毛修之的鬼话,跑去益州找死😂)毛修之早就派手下跟毛祐之(毛璩的孙子,当时正好毛璩弟弟刚去世,毛裕之跟手下抬大棺材从江陵抬往益州下葬的途中)的同族人串通好了。因此桓玄这行人傻呼呼的大张帆布往益州前进,一下子就奔逃而来。眼见离益州不远处,毛祐之就命令手下放箭,迎击桓玄。本来是去投靠毛璩的,眼前这大船桓玄以为是友军的,结果突发箭矢,毛修之这候趁机早就逃水先逃跑了。这个时候箭下如雨,桓玄身旁的两个太监,还是很硬气的,就抱住桓玄,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住他😂。结果那俩哥们最后都被射成像刺猬一样,当场就被射死了。即使这样有人掩护桓玄,他还是身中数箭,浑身血流不止。桓玄六岁的小儿子桓升在他身边上,一边哭一边用小手拔去他父亲身上的羽箭。所以说这懂事的孩子的确叫人心疼😢。益州这个归来的毛裕之送棺材大军中有个冯迁的小头目(这个历史上,你看把这人的名子写的还挺真 冯真)他第一逃到桓玄的船头,提刀直冲过来,桓玄这阵忍住剧痛,他就拔出头上插着的那个价值连城的玉导,他就递给冯迁,那意思是把这个送给冯迁了。当时桓玄还不失天子威严,就喝问“你是何人“。桓玄本人他是能武能战之人,他不是一个草包,不是王莽一个老头,桓玄是非常英武是能战的,当时他所以没动手,我觉得一是他有小孩子在旁边,他根本有所顾忌。二是桓玄自己经色彻底绝望了,所以他没拔剑没拿戟反抗。冯迁大叫“哼你还是天子,我来杀狡诈的天子“。冯迁ㄧ刀挥过去。把桓玄杀在当场,桓玄死时才36岁。与桓玄同族族人 桓石康 桓浚均被冯迁这个小头目捅死了。当时桓玄那个才6岁的儿子桓升,虽然是小孩子,但他的气度风范就跟他爹桓玄一模一样。眼见周围父亲 叔叔 堂兄人头滚滚,敌人纷纷登船,这孩子还是镇静的高声说“我是豫章王,诸军别杀我“。这些益州兵将虽然非常暴横,但见到这么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如此这举止,等于出舆敬重与畏憚都没动手,都没敢对这小孩子怎么样。当然这小孩子后来就被送到江陵,就被刘裕下令斩首于闹市之中。至此桓玄的皇帝梦等于是完全终结了。桓楚朝才六个月,桓玄也才36岁。😢(个人感想:桓玄是东晋朝能篡位成功的权臣。之前有挑战过的王敦 桓温都失败。因为桓楚朝太短命,以至于存在感很低。光看桓玄这36年短暂的生命就非长精彩。不以成败论英雄,他也成功过。东晋前三个想篡位的都缺乏决断力,只有第四位“刘裕”才能真正篡位成功。桓玄能力很强,可是都耍小聪明,篡位成功后的桓玄荒腔走板,真要说刘裕不可能起兵三个月就能逼死桓玄。桓玄是败在他自己手上的,也可以说跟本桓楚政权不得人心。从舟覆山之役一直输到最后要逃跑到益州才被杀。很难想像,能干掉殷仲堪 杨佺期 司马道子 司马元显 刘牢之的这大枭雄还曾握有全国的资源还会这么狼狈的下场真的不胜唏嘘😢)

  • @user-it7qo9zp6c
    @user-it7qo9zp6c 11 годин тому

    20(桓楚政权) 说来也怪,桓玄篡位称帝后,东晋各地的守将,就当时起兵的人,还真没什么人,只有当时的益州刺史就在四川那个地方的那个毛璩,这毛璩 是东晋的名将毛宝的孙子。毛璩拒不受命,不承认桓玄这个皇帝,然后传檄榜文四周,进屯白帝城,准备率领军队讨伐桓玄,就这么一个人反抗。当时为了拉拢东晋的朝臣与地方将领,桓玄还是对刘裕特别分外看重的,提拔他为徐 兖州两州刺史,并在朝会后盛大的酒宴上亲自向刘裕敬酒。桓玄的皇后刘氏,这人有鉴人之明,,她在酒宴上看见这个刘裕后就对自己老公皇帝说“你看刘裕这人走路气势,就不像是一般的人,而且他在看人的时候,眼神不凡,也是凛凛射着寒光,肯定不会久居人下,你还不如早点把刘裕弄死吧“。桓玄马上摇头不以的说“你看我现在要平定中原,只有刘裕这样的人,英武可用,等到关洛之地平定了,我到时再想一想怎么除掉刘裕“。刘裕拜见完皇帝之后,就回到京口了,这等于是桓玄放虎归山。这个时候刘裕马上和他手下那些谋士何无忌等人密谋,准备复兴晋朝,同时扬言说益州刺史毛璩已攻下荆州,江州刺史也发兵正前往建康的路上,之后刘裕发兵建康讨伐桓玄。同时参与密谋的还有竟陵太守刘迈的弟弟刘毅。主意已定刘毅就派人拿密信到建康联系哥哥刘迈,同时招兵买马,以刘穆之为自己的首席参谋。公元404年春天刘裕的谋士何无忌就假装朝廷诏使,就带着几个人,假藉宣诏的名义就率领人马,骗开京口的城门,一下子冲进桓修府邸,把那个桓修立刻给斩杀了(其时很早桓玄就派桓修盯住留裕,只不过何无忌先把这眼线除了),等于就占领了京口重镇。刘毅哥哥非常胆小,一收到刘毅的密信之后,刘迈因惊吓过度就直接向桓玄自首了。桓玄知此事后,内心大惊,马上先封刘迈为重安侯先稳住刘迈,桓玄再斩杀建康城内与刘裕有关系的王元德 童厚之等人,因为当时这些人都是被刘迈卖了,等到第二天桓玄趁刘迈没戒心马上把刘迈给弄死了,所以这重安侯当不到十二时辰就被桓玄杀了。眼见四下乱起,这个时候桓玄只能硬着头皮加以应对。当成不知道 使性子是逃不了问题的。桓玄当了皇帝后还有很多事要干,所以这时候他就以他堂兄桓谦为征讨督都,以他的姐夫殷仲文代领桓玄的军职。桓谦等主张主动迎击刘裕,先派遣顿吴甫之 皇甫敷相继自建康北攻京口。,但桓玄没听从刘谦等人的建议则主张屯兵覆舟山,以逸待劳。眼见桓玄眉头紧皱,满脸优色,桓玄左右人的人就安慰桓玄“刘裕是烏合之众,肯定成不了事,陛下您别为此事而忧虑“。桓玄这时回答道“我怎能不忧虑呢。刘裕足为一世之雄。刘毅家裏没财产却能为赌博一掷百万为赌住。何无忌酷似他舅舅刘牢之,这三人共同举事,他们怎么会成不了事呢?“。桓玄这真的是烏鴉嘴,还真灵。派去偷袭京口的皇甫敷跟吴甫之都在半路被刘裕给斩杀了😂。而刘裕这时手下并不是精锐足粮,只有不足两千人这样的部队。桓玄听到两员大将被斩,桓玄是又惊又惧。他马上下令桓谦跟卞范之等人重新合军两万人退回覆舟山坚守(南京太平门附近)。你看,一个皇帝手拥有那么多大军却不进反守,优势兵力在,不主动求决战,只担心荆州被夺 江州刺史来攻的谣言,反做守势,果然只是志大才疏的人😢)。刘裕军队早晨吃饱了饭,刘裕竟然把所有的军粮輜重全扔了,向手下表示破釜沉舟的决心。一下子就进至覆舟山下,刘裕先派那些他底下比较疲弱之兵,但就是这些人,本来不怎么能打仗的,只叫着些人带着旗帜,登到山上做疑兵,就是吓唬桓玄,接着刘裕又把自己手下的军队分成无数个小队,然后数道并进,也是摇旗呐喊让人看上去觉得满佈山谷。桓玄得到消息后,认为刘裕士兵从四面八方冲进来了,觉得刘裕兵马挺多。桓玄心裏越来越打鼓。刘裕的主角光环此时显现正赶上东北风,刘裕顺势放火,让桓谦 卞范之的军队无招架之力。刘裕 刘毅身先士卒,麾下士兵无不奋死争先以一挡百,呼声震天动地。本来桓谦的军队不少人从前就是刘裕的手下,都知道刘裕有多英勇神武,而且心中也不向着桓氏家族。因此在大火延烧之下之下,桓玄的军队一时间就一下子溃散四逃。许多的先前的北府兵这个时候,就逃到了刘裕军那,遇见了老上司老战友,一下子纷纷不战而降,转到刘裕阵营里。桓玄方面他再派遣桓谦 卞范之等人出战的同时,他已经在做跑路的规划了😢。桓玄让殷仲文,在码头上留了大量的特别高大的楼船,接到桓谦 卞范之的败讯,桓玄马上率领手下数前人带他儿子桓升和侄子桓浚这两个小孩以参战为名从南掖门就往外跑了。首都建康城是座坚城不守,竟然要往外逃,(唉,真的不只是志大才疏能形容,都没什么常识了,真不知在想什么😢)。逃到码头被他从前一个手下胡藩挡住,就劝桓玄“您应该把我们余下的军队整一整和刘裕进行决战。现在的态势,您还是桓楚皇帝,如果您真能真正以皇帝之尊跟刘裕勇敢战一场。您的胜算还是很大的”。但是桓玄当时只以手指天,鞭马而去。(“一手指天”什么意思呢?“天亡我也”😢)。桓玄跑到了码头,这桓玄这时还是皇帝,坐上船就跑。由于逃亡逃的特别仓促,他手下的那些人,一天没吃饭,夜间桓玄左右只剩从人了。从人进献碗粗米饭,桓玄当时惊惧交加,ㄘ没心情这粗米饭都咽不下去。桓玄儿子桓升当时才六岁,抱住父亲,想到自己的儿子如此弱小还这么懂事,桓玄当时悲不自胜。

  • @meibai7724
    @meibai7724 11 годин тому

    五浊恶事,听得汗毛直竖。

  • @user-hi5dh7xs8n
    @user-hi5dh7xs8n 15 годин тому

    媽媽死了,隨後四個兒子都病死⋯⋯你信沒有陰謀?😂

  • @user-cf6cr2qf9c
    @user-cf6cr2qf9c 21 годину тому

    中華帝王術 之 商君書、羅織經、狂人日記、熵的政治經濟學… 之 馭民術、强國術 之 一民(只有官方說法,施恩惠給百姓的只能有帝王,其他的都必須消滅,很多國際貧困救濟組織在中國包括流亡政府管轄的台灣都斷羽而歸,是被結構性有計畫的處理掉。)、 弱民(有想法、有能力、會互助、能組織群眾…的强民不留)、 貧民(制度性的拿走人民手中的餘錢)、 辱民(以奸馭良,貪官、黑道…治民)、 疲民(人民從小就學到大工作,全都在統治制度下窮攪瞎忙只得勉強溫飽)、 愚民(只留盲從的人民)、 虐民(讓人民生活在朝不保夕的狀態中)、 殺力(發動戰爭驅强民上戰場,內殺强民外殺敵國)… 人類歷史上經過驗證最強大的專制統治技術主義,在中土被使用超過二千年,唐、元、清…等外族統治的朝代,都成功的將外族同化,使用中華帝王術統治,視民如畜。 人民雖然又苦又窮坐井觀天,但是對統治者都誠心感恩戴德。 現代全球披著宗教、共產、民主自由、電信詐騙…的外皮,施行中華帝王術者眾,竊占台灣的中華民國體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北朝鮮、東南亞柬埔寨緬甸詐騙園區、某些宗教國家、邪教組織、績效掛帥團體、印度種性制度…。

  • @user-xm5qe2wr5z
    @user-xm5qe2wr5z 23 години тому

    太平天國成也天王東王,敗也天王東王

  • @JuanMo-lf2wf
    @JuanMo-lf2wf День тому

    那英又出来作妖了

  • @yusumnn2007
    @yusumnn2007 День тому

    奴才是滿官家侍人才有資格叫自己奴才。一般百姓冇資格做奴才

  • @hellodebbiekimo
    @hellodebbiekimo День тому

    大秦真是天怒人怨,ㄧ有人起義就萬人呼應。只是碰到一個爛人陳勝騙吃騙喝

  • @miumiuprince
    @miumiuprince День тому

    有點戰神殺胡令的劇本。

  • @yiba8207
    @yiba8207 День тому

    满人就是那种上床不洗脚,起床不刷牙的民族吧。😢😢😢

  • @Warrior-ym5qq
    @Warrior-ym5qq День тому

    大殖子真多啊😂

  • @hocheungkwan8231
    @hocheungkwan8231 День тому

    汉人崇尚君子报仇,十年未晚,出來行,預了要還,能怪誰?

  • @Warrior-ym5qq
    @Warrior-ym5qq День тому

    痔人真多

  • @chnlng1234
    @chnlng1234 День тому

    單14小時就不得不点讚😅

  • @user-dd5ct5es4u
    @user-dd5ct5es4u День тому

    殺滿人就是為了搶劫他們的錢財啊~

  • @tt917356
    @tt917356 День тому

    滿清被外國各種欺負 很好啊

  • @user-jx9qk4jq1l
    @user-jx9qk4jq1l День тому

    盛世跟老百姓沒鳥關係。 所以習近平覺得他是千古一帝也正常了 統一後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的真相 並不是所謂的真理

  • @lucyhu3603
    @lucyhu3603 2 дні тому

    非常精彩 谢谢

  • @user-ds3vx1zc8d
    @user-ds3vx1zc8d 2 дні тому

    满da zi😊

  • @lukeli6121
    @lukeli6121 2 дні тому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 @yusumnn2007
    @yusumnn2007 2 дні тому

    中華文化嗎?哈哈

  • @kaiyungisraellee5582
    @kaiyungisraellee5582 2 дні тому

    中國歷史上惟一參考西方宗教立國的神權國家,走向失敗雖是必然,但也感到萬分可惜,特別是後期的干王及曾向其獻上 ‘’資政新編‘’ 的第一代留美海歸派容閎先生。

  • @xu900
    @xu900 2 дні тому

    想想现在的巴以冲突

  • @leonchu4330
    @leonchu4330 2 дні тому

    旗兵与革命军本就对立,互相敌对杀戮无可厚非。但如互杀平民就为不可!在那动乱的年代,可怜,人如草芥,不是互杀,就是被外人杀。全因国器不张,统治者既无能又偏颇,给全中国带来灾难,罪大恶极!如今,事过境迁,中国人民有福,在政府英明领导下崛起,各族与人人平等,不会再容那些烂事重演。每个人应往前看,合作一心,才是重点!!!!

  • @SMALLWHITE6921
    @SMALLWHITE6921 3 дні тому

    說起種族屠殺,人們馬上會想起希特勒對猶太人的屠殺,但斯大林曾經在抗日戰爭期間對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中國人進行了慘無人道的種族大屠殺,先後三十多萬中國人死於斯大林屠刀之下,相當於一個南京大屠殺的人數,則鮮為人知。 蘇德戰爭爆發前,斯大林為了讓中國拖住日本以免蘇聯陷入兩面作戰的不利境地,在物資和武器上對中國進行了些許援助,但是在國內趁中國正抵抗日寇侵略無暇外顧的時機,大規模屠殺居住在海參崴、雙城子、伯力、海蘭泡等中國被占領土上的中國原住民,逮捕關押並處決,流放到北極圈任其自生自滅者不下三十萬人。 斯大林此番對遠東中國人的種族大屠殺,出於一種深藏不露的禍心,即永久侵占俄羅斯劫奪的中國領土。從所周知,所謂的蘇聯「遠東地區」,主要是沙俄侵占的中國領土,儘管沙俄在占領這些中國領土時已經對那裡的中國人進行了種族殺滅,但畢竟沒能做到斬盡殺絕,在海參崴、雙城子、伯力、海蘭泡這些中國人的被占領土上,還生活著幾十萬中國原住民,他們才是這些中國領土上的真正主人,也成了俄羅斯人心中的心腹大患。趁中國抗戰衛國無暇外顧的良機,把這些中國人斬盡殺絕,以永久侵奪這些搶來的中國領土,這才是斯大林進行此番種族屠殺的真正目的。。

  • @user-it7qo9zp6c
    @user-it7qo9zp6c 3 дні тому

    19(桓玄篡晋 桓楚败亡的原因)继位之后当然要改元,新皇帝。桓玄喜欢很吉利的文字,就改元为“建始,一听好像还挺有创新的感觉,结果诏书下了之后,他的手下官员一个叫王悠之的赶紧说“那是八王之乱时赵王司马伦篡位用过的年号“。桓玄一听觉得自己读书不细马上更改,又改名成“永始“永远的开始,但这年号其实又是当年那个大奸王莽当权时候西汉是用过的,是非常的不祥。还有件事,改朝换代完成了,桓玄的仪仗大队从姑孰出发就向着建康前进,当天刮起非常大的大风,那桓玄他所有的仪仗旗帜全都被吹断了,所以冥冥之中似乎决定他这个桓楚政权的警示了它最后那种崩溃的结局。桓玄下诏书封晋安帝降为平固王,把这植物人送到寻阳去高极软禁。事实上桓玄对司马德宗这支皇族的还比较厚道,包ㄎ括晋安帝的弟弟这些人都没清算杀害,就只是高极软禁,好吃好喝的天天供着。桓玄到了建康之后,登临御座。(我们看古装剧的一个大龙椅,东晋朝时还没这“椅子”发明,那是种坐床,就是周边有栏杆什么的)桓玄坐这御座,栏杆突然撤了跨了。这时朝臣们尴尬的你看我我看你仓惶错愕不知所措。幸亏桓玄的手下殷仲文才思敏捷反应很快忙这说一句“陛下圣德深厚地不能载也”,就是说圣上恩德太深厚了,你往那一坐,哗拉一下旁边的东西都塌了,表示你功德深厚到地上都承受不住。(桓玄其时是个大胖子😂)。所以殷仲文这知识份子拍马屁的功夫是一流的,而且有板有眼,恰到好处(明明就肥,还能拍成这样😂)。晚上大宴群臣,桓玄内殿的有个坐帐,因为他坐的坐床有个帐子,头的上方有个“吊顶”,然后四周都是那种雕木的金龙特别奢华。群臣中也好多人有知识,然后就私底下跟人说“这帐子是王莽篡位时留下来的,那种仙蓝 金龙你看那它有几条龙在那 亢龙有悔(易经说是不祥之兆)“。桓玄号称有识之士,这些被东西拿来炫燿自己的功德无量都忽略了真正得涵意还洋洋得意。(说穿了,这都不祥之兆不懂装懂还拿来现😢)。桓玄当时为了宣示自己是个仁慈的君王,他以皇帝之尊亲自在殿中面审犯人,所以可以想像,面审这种官吏要做的事,桓玄他拿来做秀用。无伦有最没罪,罪轻罪重,无伦你杀人或是偷了一两根罗卜。只要他审,一律无罪释放,显示自己的宽仁。百姓一听皇帝爱做秀,不少人就当街挡住皇帝的乘舆,好多人呼冤叫贫。我好冤 我怎么样...或我穷 我怎么样....。桓玄时不时就叫手下官员带这好多的金银财宝然后当街就给百姓这些东西。实际上给这些小恩小惠的都是是暂时收买人心,但凡干大事的人,没这样干事的。同时桓玄这个人毕竟是知识份子出身,本性非常磨叽(很龟毛),喜欢炫燿他自己的学问大。臣下奏事。那奏疏连笔划之间稍有细误的,比如那多写一点一横,这个勾有没有勾着,他都能引出来,然后桓玄用御笔朱点而出。就是为了要显现自己“你们臣下欺骗不了我,我这人是聪明至极。天子似吏就是臣下最苦不堪言的事情。为什么呢?堂堂一国天子,你就跟一个公务员一样,对于这些小事,就这些小律条寻章摘句的,肯定成不了大事。桓玄干什么事都亲力亲为,东摇一腿西踢一脚,自己亲任的官员,而且那些条令 法性都是桓玄自己在那编写的。最终导致的并不是让大家觉得这皇帝了不起觉得很聪明,反而让人觉得朝政纲纪不治,奏章积压,法令不明。桓玄就沉浸在我能 我领导太能,我什么事都自己干。导致官员一看都给皇帝都能处理。反而使最后很多政事都没能处理,行政效率太差。因此使的桓玄的国政治理越来越混乱。桓玄除此之外,还特别喜欢搞那排场。他把建康的皇宫殿那些门全部扩宽,然后又重修特别宽大的驰道,就只是为了让他巨大的仪仗队行走。他还兴造能容纳3000人坐的大辇,拉辇的至少200人(也没法用马拉,因为这么多马会互相羈绊,拉不了),所以桓玄这人就喜欢猎奇。而且桓氏大族是武将出身的,桓玄也特爱打猎,就令人制作特别精巧的“徘徊辇”。机关众多,转动灵活,就等于现代的跑车的“古代版。所以说桓玄这个人,把他所有的聪明才智,他当了皇帝之后,心思都在这雕虫小技之上,同时桓玄登帝之后,夜夜笙歌游宴无度。既使他哥哥桓伟刚死不久,桓玄也是还在服丧期间,桓玄没事也听音乐。按理说是不应该的,毕竟是自己亲哥哥。(来说我感想,桓楚政权会短命不完全是篡东晋,是由于当皇帝之后大兴土木 人民摇役繁重 废除货币改以粮食绢丝代替 法律不明 政府行政效率低下,桓玄又只专注于权谋诡计却发治理的才能,政治腐败任用奸佞放纵宠臣,篡位造成的社会动蕩以至于政治经済军队,任用不当。以上种种原因才使民怨的累积 农民摇役变重 士人被辱 商人的困顿 社会阶级矛盾恶化,而桓玄本人是世族大家出身的,他的新政权也只是换汤不换药,但基本上没有任何的改格,种种的弊端还是没解觉,桓玄新政权要承受的是全东晋几乎没人支持还要面对这些东晋朝的旧臣宗室的反抗,当然就短命😢)

  • @pyskies
    @pyskies 3 дні тому

    漏了吴京他们家

  • @user-it7qo9zp6c
    @user-it7qo9zp6c 3 дні тому

    18(桓玄篡晋的流程)话说回来,桓玄现在把在朝中的这些跟自己关係不好的人清除的差不多后,桓玄就暗示朝廷加封自己为豫章公,食邑7500户。接着桓玄又自导自演上书朝廷要北伐后秦姚兴。桓玄又说把姚兴给赶跑恢复中原,然后桓玄又派人以皇帝的命令下诏阻止(桓玄这时还没篡位)。皇帝说“桓玄大人,你别去了,这朝中大事江南之地少不了你“。(不想去被伐还要装成很高尚,搏虚名😢)事实上这玩样都自导自演,就只是显露出爱慕虚荣又喜欢说大话。就这种本性当中的轻佻一展无遗。还有桓玄在姑孰大本营那建造了好几艘特别轻巧的小船,船裏面搁着书画 古玩 奇物。桓玄手下就有人问“桓大人你没事弄这些船,把这些宝物放裏面干嘛?”。桓玄回答“兵荒马乱,倘若有意外,这些东西很轻,也容易带走“。(可能是桓玄早年被殷仲堪威吓要杀全家,让他后来都没安全感😂)桓玄周围的人 包括知道这事的人听到这大伙也都欣然一笑。但是人人心裏开始对眼前桓玄的虚僞 小家子气 不像从前那么敬重,就觉得这个人原来志向不大,格局太小)。像现在被抓起来的那些贪官污吏,都是喜欢一些身外之物,那这些东西当回事,心思肯定也不会用的执政理政上。晋安帝元兴二年公元403年9月,桓玄他的哥哥桓伟去逝了,桓玄这个时候就想以他堂兄桓修来代替亲哥哥桓伟担任荆州刺史,但是桓玄的属下那些参谋高极参谋就权桓玄不要这样做。说桓谦 桓修一个掌内廷一个管荆州,权势太重,会对桓玄的政权不利。桓玄还真的听了,然后就让那桓玄的另一个堂兄桓石康当荆州刺史,桓玄就把两堂兄弟桓修 桓谦也就没有用他们(我觉的桓玄也有个毛病,只听信宠臣 的话,桓修我还觉得蛮厉害的因为他真的当初设那帮司马道子计谋很绝,不用桓修冰起来。而且那些桓玄参谋好像是故意排挤桓修 桓谦,反倒用桓石康这宠臣😢)。本来就是桓玄哥哥死了,桓玄应该表示哀悼,父兄父兄,有时兄如长父一样,但桓玄就是急着篡位。桓玄的几为高极参谋卞范之 殷仲文这些人都劝桓玄赶紧把这个晋朝国权弄过来就算了。就誏晋安帝司马德宗(植物人)禅让帝位。而且私底下把九锡的文章和禅誏的册命都准备好了。为什么篡位这么麻烦?因为这九锡就是给权臣剑履上殿 入朝不趋 赞奏不名还得把这个九锡的所有排程都弄好,才能最后接收禅位。在晋元帝元兴二年西元403年阴历十月丙子(中国的计数对这种事都特别精确)。东晋朝廷就以桓玄为相国 总百揆 封十郡,封桓玄为楚王加九锡而且这个赵国呢而且这个楚国还是能置承相以下的官员。你封王开府买官加九锡,这就是要篡位的流程已经开始了。桓玄堂兄桓谦私底下还问刚回来建康的刘裕。刘裕当时的官职是彭城内史。桓谦问刘裕“楚王(桓玄)功高德重,朝廷上下均认为将有禅让之事发生,你(刘裕)怎么看!“。(刘裕这也是个人精,你甭看刘裕平常都打赤膊打仗看起来就像是个粗人武人)刘裕马上拍胸脯就表示“楚王是桓宣公(桓温)的儿子,勛德盖世,如今晋朝的气势已尽,老百性根本不拥戴晋朝了。趁着天运,进行禅让之事有合不可呢“。(刘裕真的也是很会拍马屁,也间接降低了桓玄的警戒心😂)。桓谦一听刘裕都来支持自己桓家人所已就大喜过望马上就说“你(刘裕)既然都认为可以,那肯定这事没问题了“。其实早在这之前,刘裕就和他手下高极参谋何无忌就在山阴准备起兵讨伐桓玄,但当地人有个叫孔靖的人,就来劝刘裕,山阴这地方,离建康太远 ,很难成功,你(刘裕)如果真的一路打到建康,途中变数太多不知会出现什么事,现在桓玄篡位,你倒不如等桓玄篡位之后,我们在京口起兵,所以刘裕要期待的就是帮桓玄把篡位之事做实。可见这枭雄的气度远见非当时的一般人能及。到了十一月,这桓玄是假惺惺的上表跟植物人皇帝请求回楚国,然后让东晋那晋安帝亲手写诏挽留桓玄要桓玄千万别走。(就让桓玄手下拉晋安帝玄的手,假装亲自皇帝自己写的,实际上那晋安帝根本连字都不会写,你想桓玄手下那些管事的掌印的全都自己人,只是做场戏给天下人😢)。桓玄还到处让人散佈那些讖言什么的钱塘的临平湖忽然又开了一个巨大的水面,江州又有甘露降临..,好多这个祥瑞。显示桓玄自己要登基为帝的吉兆吧。和王莽一样,这个才子出身的桓玄,又想在国内把东晋用的钱废掉。你说你废掉旧钱你重铸新钱也好,不,桓玄偏不,他用粮食或丝织品来当钱。(也就是完全把东晋人民 地主的财产给充公了,而且没用货币的以物易物会造成用以交換的物品,彼此之間价值不相等,無法找零,而且可能不耐储存或是不耐携帶而浪费成本而造成人民对国家失去信用😢)。然后又开使肉刑(身体外部机能的永久破坏 如断手断脚😢),干着个等于让国内的制序大乱,不得人心。再说桓玄本来就是东晋的世家门阀,一般开国君主都是一上来都是大破而大立,但桓玄只不过换汤不换药,一开始支持的人也纷纷失望出走,最终连桓玄一件事都干不好。桓玄不像王莽,王莽至少我觉得他就算称帝不得人心但是起码是为自己理想理念而活着。你看,王莽把好多货币都改了,包括这个王莽发行过的“金错刀”货币(我刚查有的都要10万人民币一枚😂)。你说这个桓玄吧,他基本上就是只有想一想,没办法去做改格自己世族的特权的政策。他也跟古今这些特别贪婪的人一样什么古人的书法 名画 名宅古玩 肥渥的土地良亩 山川 田地什么的 。只要听说大臣当中有桓玄喜欢的东西,桓玄会邀请到桓玄的家中,然后“赌搏😢。你想,谁敢赌赢桓玄。所以说这变成一种“变像”的贿络。照理说桓家也是数代的贵族世家,什么珍奇宝物没见过。但桓玄是本性就这样,特别是珍宝珠玉。天天把这些名贵的首飾握在手心,把玩不已,估计就是今天的和田玉,天天玩那些东西。等到各项篡位的工作准备就绪之后,在公元403年11月,桓玄手下谋事卞范之就替这个晋安帝司马德宗写了一份禅让的诏书,然后派司马家的宗室临川王司马宝,抓这晋安帝的手朝猫画虎的假装写了一遍诏书,然后就宣佈天下把这个帝位禅让给桓玄。文武百官这个时候,都坐着船到姑叔,跪在那劝进喊这“桓大人您赶紧当皇帝”😢。桓玄也当仁不让,然后桓玄在九井山称帝。追尊他父亲桓温为宣武皇帝,桓温的正妻南康公主为宣武皇后,又封他子己的儿子桓升(当时还是个小孩)为豫章王。

  • @meibai7724
    @meibai7724 3 дні тому

    真过瘾,

  • @wingyinyeung8447
    @wingyinyeung8447 3 дні тому

    隋朝才真真正正盛世,唐朝李世民治國下民不聊生-戰火連連、向高句麗發動戰從未勝過,反而隋煬帝時,國富民強,魏徵的隋書記載隋朝民不聊生,卻又說隋朝留下來財富足唐朝三世之用,記載前後矛盾,現代史學家都已為楊廣平反,隋煬帝為中國留給唐朝財富,還留給中華民族後世的文化財產更豐盛,後世明朝更影響歐洲改革教育及考試制及文藝復興,如運河帶來運輸南北運輸及水道南北打通、創立進士科改革中國考試制度使基層人民往上流,可成國家棟樑,還有親征打通西域通道,征服越南及流球,使高句麗王投降及高句麗分裂,方便日後唐高宗李治及武則天消滅高句麗。 所以論唐朝盛世功勞,必論隋唐,而不會只談盛唐而抹黑隋朝。

  • @hahabaoxiao-TV
    @hahabaoxiao-TV 4 дні тому

    商鞅最后被五马分尸也是罪有应得了😊

  • @user-it7qo9zp6c
    @user-it7qo9zp6c 4 дні тому

    17(桓玄篡晋 摇控朝廷)桓玄是作为大将军桓温的小儿子,字敬远,还有一个名子叫宝灵,据说他的生母马氏半夜看见有流星下坠。掉到他们家院子的铜盆中,变成了二吋左右的一个火珠,然后这个马氏就用水瓢接取,然后就吞下去了。过后就怀孕生下了桓玄。因此桓玄的小名叫灵宝。晋朝人特别爱这些神异的附会。这么说肯定是类似于故事这样的事情吧。一般这个帝王传你看都是有类似于特别灵异的故事,但那桓玄日侯即使失败了,他也有这种神异的附会,而且还流传下来了,这个确实有点奇怪。但是有一点是真实的,就是桓玄这个人从小就是姿貌端妍,聪慧不凡。肯定小时候就粉雕玉琢一个娃娃。因此桓温大将军,当时就特别喜欢这个儿子。我们要知道还温有六个儿子。因此桓温临终的时候,就是留吓这个遗命,本来让他的长子继承爵位,但桓温的两个儿子想要害叔叔桓冲,结果最后桓玄等于就继承了桓温这个“南郡公”的公爵之位。那么桓问他那个丧期满了之后,桓温从前的文武属官,都齐聚在桓温的弟弟桓冲的府中。来这举行一个类似于仪式。因为桓温当时死的时候也是举行了国丧,面对满满的这个僚属在府中,就那些官员。桓冲当时就抚摸这个当时还是小孩的7岁这个桓玄的头,就跟小孩说“你看这些都是你父亲家裏的,先前得他的从前的僚属 故吏,当时桓玄虽然才七岁,等于现在就上二年级吧。听到这叔叔这样说,他就马上怀念起,慈父的容貌。顿时是泪流满面,如此孝顺的小孩子,使得那满府的文武当时都大相叹息。你看这个孩子当时一讲起来他父亲言发泪下,这小孩真孝顺。古人对孝是特别重视的。那么长成大小伙子之后,这个桓玄形貌亮丽,神神疏朗,琴棋书画没有不会的,小伙子长的又帅,而且还不是一草包,还不是一绣花枕头,什么都会,而且他还些的一手好文章。由于东晋实际上一直以来,特别疑忌桓氏世族,尤其当初就觉得桓温差点没把这个朝权给篡了,因此,这个桓玄做为桓温的儿子,总是会有让朝堂的官员有看不起的心态在,桓玄23岁时候才得到一个官职。而且这个官职是太子洗马这样的官职,这个在当时来讲叫“素官”(无实权的清閑官职)。当然了,对于高等士族来说,得到这样的一个闲官也不是什么坏事。但桓玄这人心怀大志,这样的官职也就使他常常闷闷不乐。那么在东晋孝武帝时候,桓玄也知道他从青年长逐渐长到壮年还是一事无成。这十多年来当时的朝议 众议都是说自己父亲晚年想篡晋的这流言让桓玄守到岐视与排斥。于是桓玄亲自上书给晋孝武帝说“自己的父亲已是奋发而起,西平巴蜀 北清河路,有复兴国家的大功勛,打到洛阳使得皇陵能重新祭拜,确实有功,不仅如此,废昏立明君,翼载宗庙这种不世之功勛“。这样的为他父亲桓温正名。那意思就是在说,从前那些毁谤桓温的人都不对。给孝武帝上书其实也没什么用,因为皇帝根本不理会那些事。因此官场失意之时,桓玄就登高望远,大声叹道“我的父亲曾是天下的盟主,而他的儿子不过就只是个五湖(小地方)的小头目“。因为桓玄当时做义兴太守,对当时一般人就是个很大的官了。但都也是这个统治一方的地方官,。但对桓玄来讲,只是管这裏几个湖因此也有当时的那种胸怀大志不能申的感慨。最终桓玄还是靠这他自给士家大族的名气还有他父亲的名望还有桓氏家族在东晋的势力。即便是如此没有什么特大的官职来供桓玄来施展他的抱负。但桓玄在官职任职期间,还是靠他的政治 外交的灵活手腕,文武并用。最终能在东晋混乱朝局当中,节节取胜。桓玄一步一步的把殷仲堪 杨佺期 司马道子 司马元显 刘牢之给全部消灭了,最终等于是掌握了了东晋朝廷的最高权力。桓玄这个人如同我们现在眼中的星二代 富二代。等于就是桓玄一出生就引来大众媒体的关注。高起点实际对于这个人来讲也是一种无形中巨大的的压力,但他就能凭着先天上的优势和后天的努力奋发图强,所以说可见这桓玄并不完是“实力坑爹”然后脱颖而出的富二代。是靠自己的能力逐渐往上爬的人。桓玄掌握朝权之侯,史书写増加“班剑”至60人(班:着用虎皮当成剑鞘。“班剑”就是身边上朝带的护卫)。先来解释“剑履上殿 入朝不趋 赞奏不名”的意思。“剑履上殿”就是他可戴这剑(当然不是真剑是礼剑,不然上来突然来一下,皇帝给捅死了怎么办😂),穿着鞋子上殿(记住了现在的电视的古装剧,但凡有大臣穿着鞋在殿上洋洋自得的走,那绝对都是假的😂)。“入朝不趋” :“趋”朝臣见皇帝的时候要小跑步,入朝不趋就是不用小跑步去见皇帝。 “赞拜不名” :本来要向皇帝奏事时例如:我桓玄要怎么样怎么样,赞拜不名就直接说我要怎么样怎么样。桓玄上朝时这周围有护卫又剑屡上殿 入朝不趋 赞拜不名,基本上就是要篡位的前兆了,而且非常嚣张拔扈。同时桓玄对这桓氏族人,就他们自己姓桓的,也是个大族,大加封赏。桓伟(桓玄他哥)为安西将军 荆州刺史,桓谦(桓玄堂兄)为左仆射 中军将军 领选(就是掌管朝中的用人权),桓石生为前将军 江州刺史,桓修(桓玄堂兄,从向司马道子献毒计)为右将军徐 兖二州刺史,同时委命桓玄自己的军师卞范之为建康将军 丹阳伊,桓玄又任命自己的姐夫殷仲文为侍中(皇帝身旁的高官之一)。殷仲文是殷仲堪的堂弟,但殷仲文也是桓玄的姐夫。所以殷仲文还是桓玄的实在亲戚,所以说桓玄打我的堂兄杀了,桓玄堂弟还是照样重用。因为是这个晋朝,大族就是大族。那么和前代几个权臣一样。这个大事安排完毕,桓玄自己并不是待在建康。桓玄自己领着重兵出镇姑孰,他在姑孰待着。朝中的大事都必需得桓玄点头才能实行,至于别的一些小事就是桓谦卞范之那些人决定就行(桓玄这是遥控朝廷跟他老爸桓温一样)。桓玄刚开始掌握东晋朝廷的时候确时也干出一点实政出来。比如说殷仲堪 杨佺期刘牢之 司马道子 司马元显他们用的那些人,该杀的杀 该贬的贬。然后把名声特别好的俊贤之士都提拔了。当时百姓都觉得桓玄非常不错也爱戴他,朝臣也觉得桓玄的确与众不同。但是没过多久,桓玄是名家子弟,他的狐狸尾巴就跑出来了😂。桓玄在朝堂上霸凌侮辱朝廷百官(可能是被司马道子给羞辱过才越来越变态😢),然后自己的私生活又非常豪奢。大肆骄奢淫逸,大兴土木,给自己盖大房子,这种乱七八糟吧。慢慢的朝野官民失望,民怨四起。原本这位桓玄大人也不是什么好人。在刘牢之刚刚败亡的时候,我们要知道刘牢之是北府軍的最高的軍事指挥者。那么北府兵大部份老将,其实还没对桓玄有多大的怨恨。没有因为桓玄逼死了刘牢之去上吊,北府旧将就跟桓玄对着干,反而一窝锋的跑过来抱桓玄粗腿而且愿为了桓玄效命。开始的时后,桓玄和这些北府军将领相处的还算可以。但桓玄这人性情毕竟是 刻薄寡恩 生性多疑。没多久桓玄突然翻脸不认人,相继诸杀了北府军特有名的大将 高素 竺謙之 刘袭(说过刘牢之一人三反的那个人)。如果我们看东晋史时候,这些大将都是在淝水之战前后,这些人都立下了好多的功劳。你想遇害的这些都是北府军的从前旧将,而且又是晋朝的有功之臣。因此桓玄这一出,他杀了几个人,等于是把这几个北府兵老将,基本上就给清除掉了。但由此呢北府军的这些一般将士对桓玄开始产生了怨恨。但桓玄你说这些北府将领你杀就杀吧。杀完了北府军将领后,桓玄应该把刘裕给弄死。但是桓玄却对刘裕网开一面。(我个人认为,刘裕曾过说“镇北将军刘牢之,一定会被清算,他肯定得死。你(何无忌)可以随我返回京口。如果桓玄守臣节,我们还能跟ˊ着桓玄干,如果桓玄要篡位,你我到时再想办法干掉他“。当时刘裕就在切割政治立场切割跟准备两手策略。没去跟北府军去要高官厚禄(北府军生性也贪婪),宁愿去打卢循分散桓玄的关注度,也一直会看桓玄的风向,对刘裕对桓玄本人也都是阳奉阴为,而且王谧这世家也是挺刘裕,製造出桓玄对刘裕只是个粗人武夫的假像,能用就用(可能当时东晋的将才都不堪用,桓玄有想利用刘裕这军事才能来达到桓楚政权的稳固目的吧😂),以至于桓玄皇后曾劝要清除刘裕,但桓玄不为所动。依然让刘裕带领着北府兵,京口由桓玄的族人桓修负责镇守,虽然桓玄有叫桓修监视刘裕等人但是后来桓修反被刘裕所杀,桓玄“玩了一辈子鹰,最后被鹰啄瞎了眼睛。结果呢恰恰就是桓玄遗漏掉的北府兵将领最终要了桓玄家族的性命😂)。

  • @jackchang3940
    @jackchang3940 4 дні тому

    1.种族屠杀是个悲剧,种下民族仇恨的禍根。 綜观全球皆为。 2.当时为了推翻大清帝国君主專制,才推出驅逐韃虜,恢复中华的口号。 (韃虜指的是北方以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如:蒙古、滿 ?) 3.共和建立后,民族政策,改为「五族共和」,皆为中华民族,旨在收攬人心?

  • @Werner-ew5el
    @Werner-ew5el 5 днів тому

    现在还是需要团结

  • @user-op8sk2yb8g
    @user-op8sk2yb8g 5 днів тому

    人類已走入文明的蛻變期,只要是黃種人- 優先包容,都是黃金家族,沒有異族,就如同歐盟,未來東方將由中國主導- 東勝盟......

  • @Jeff-Lynn
    @Jeff-Lynn 5 днів тому

  • @user-vn6mc1he5j
    @user-vn6mc1he5j 5 днів тому

    邪教 現代還是遍地開花 也是諷刺

  • @louisfrancois4483
    @louisfrancois4483 5 днів тому

    还肯定?就是一邪教!